下马威,是一则汉语成语,语出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 这则成语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就以严法处置下属,显示他的威风,后泛指为了表示自己的厉害,一开始就给对方以打击或威吓。
下马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 mǎ wēi,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也指灭人威风。 出自《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下马威,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 mǎ wēi )。 偏正式结构,下马威意思是: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2009年7月23日 · “下马威”一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时局混乱,而自请担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门大户“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2024年10月22日 · 下马威,汉语成语,原指旧指官吏刚到任,故意显示威势,让人知道自己的厉害。 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 例句“杀鸡儆猴是我们的新领导给我们的下马威。
下马威 成语拼音: [xià mǎ wēi] 成语解释: 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 成语例句:
下马威 典故或故事 原指长官初到任故意用严法处分下属官吏,以示威严。 西汉班伯被任命为定襄太守,当地吏民听说班伯是贵族子弟,很年轻,又是自荐来上任的,就怕他到任后给下属来个“下马威”,都很害怕。
成语下马威的意思: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下马威的读音:xià mǎ wēi,还包括下马威造句、故事、解释、出处等详细信息查询;
下马威的拼音是:xià mǎ wēi,成语。下马威解释是:比喻一开始便向对方示威,以挫其锐气。参见“下车作威”条。近义词有:泼冷水、杀威棒、杀恶棍、三把火。
百科释义 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也指灭人威风。查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