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雪泥鸿爪,雁过留痕,总有踪迹可循,借助两条线索我们就得以一窥当时绘画艺术的门径。 第一条线索叫傍大腿,从那些被精心保存得以传世的珍贵文物入手。 我们可以观察夏商周三代流传至今的重要文物,尤其是王家贵族所用的器物。这些珍贵器物 ...
文化大家看 on MSN15 小时
“诗里云冈”话沧桑
闲来翻阅《大同诗文选》(许殿玺、葛永年编注,1996年3月北岳文艺出版社)一书,所收录的作品,皆是古今中外吟诵大同的诗篇,其中,有不少咏叹云冈石窟的诗作,便细细品读起来,而许殿玺先生的一首《云冈叹》,引我格外赏析。
《红楼梦品鉴》,徐剑峰著,河海大学出版社2024年8月版。内容简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横空出世之初,作者曹雪芹就深为世人能不能领略该书寄寓的深情厚意而有所担心,有所怀疑,更有所期待。有道是:“曲高和寡,知音难 ...
陈鸿寿(1768-1822),中国清代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恭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陈鸿寿是个书法家,隶书写得清劲潇洒,同时设计紫砂壶也 ...
刘承幹是近代藏书大家,而卞孝萱是著名学人。他们一个主要生活在清末民国,一个则活跃于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年龄相差四十余岁,可算是两个时代的人物,可是彼此的生命轨线却曾有过数次交集,鲜有人道及。笔者近来研读刘承幹相关史料,在其《求恕斋信稿》(上海图书馆藏稿 ...
萱趁着年假,于一月中旬去日本中部旅行,顺便“带”上她的老妈。20来岁的女生结伴同游的对象若不是男友,就是闺蜜,萱是一个例外。她认为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就要趁早带父母出游,为父母制造惊喜和美好的回忆。难得她有那份孝心和体贴,我这个老妈当然要接受她的好意 ...
在2025乙巳蛇年新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全民阅读的同时更好地创新服务方式,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句容市图书馆开展2025年““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 春节主题活动。将国家图书馆优质资源惠及广大市民读者 ...
相传汉文帝刘恒在平定“诸吕之乱”后,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乱的那年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卞孝萱的信件中极富礼节,而刘承幹则在信中对卞的家世表示赞赏,并强调书法艺术在当时名家中的重要性。可见,他们的交流不仅限于书画,还延展至家族与文化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