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这位南宋著名诗人,在1173—1174年期间任职乐山,留下了描绘乐山大佛的诗作《谒凌云大像》。讲座上,阿来以这首诗为切入点,为大家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中,“出郭幽寻一笑新”,描绘出陆游出城时正值春天,天地焕然一新,心情愉悦的状态。“径呼 ...
2月22日下午,作家阿来的“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第十一讲举行,以陆游1174年在乐山所写的诗为线索,分析其追求超越的精神世界。
2025年2月22日,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联合中关村中恒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意大利H-FARM以及H-FARM ...
在《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中,专家这样评价着在重庆大地上出土的这两个考古遗址:南宋后期为了抵御元军南下,宋元山城防御体系被构筑起来,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揭示了这一体系的中枢神经。蒙古三次西征,横扫欧亚大陆,但是在 ...
通读《巴蜀石窟》,书中所涉石窟几乎没有哪一处逃脱了中国历史最近的那场包括“倒佛”在内的“破四旧”浩劫。其实那场浩劫也不仅仅“倒佛”,其时的中国大陆各地,又有多少包括孔庙、寺院、道观、名胜古迹、古典书籍、文物字画等没有遭到红卫兵、造反派的冲击、打砸、烧 ...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锦城丝管文物里的音乐成都王茹懿音乐是人类文明的有声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记忆。近日,来自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团来到成都博物馆,为蓉城观众带来古代音乐文物沉浸式展演。该展演作为“锦城丝管:和合共鸣的音乐成都”特展的配 ...
此次科考旅行不仅能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石窟艺术的震撼,还能深入了解石窟背后的故事。从北魏到明清,巴蜀石窟的发展脉络清晰,既与北方石窟一脉相承,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世俗化和生活化风格。
2月19日,2025年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在过去的一年文物工作取得诸多成效,不仅高标准推进四川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三星堆、濛溪河等考古取得新突破,全省备案博物馆达到457家,文物保护与利用也不断推进。20 ...
《明末:渊虚之羽》官推日前发布了一段视频进行新宣传,展示了此前国内媒体与创作者试玩《明末:渊虚之羽》的片段,说道:“中国游戏媒体和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已经走进了《明末:渊虚之羽》黑暗而美丽的世界。首波评价已经出炉,中国游戏媒体几乎是一致好评如潮。准备好迎接你期待已久的类魂体验吧!” ...
“毋庸置疑,我们的入境游市场已迎来新一轮繁荣周期。”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称,2024年,重庆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3.6%,比2019年增长109%。今年春节八天假期,重庆接待入境游客近1.9万人次,按可比 ...
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重庆距今万年前后的文化遗存在武隆初露端倪、江津梧桐土遗址被确认为早期巴文化的重要大遗址、蜀道(荔枝道)上的312处不可移动文物被一一登记造册…… ...
文化大家看 on MSN10 天
蜀道千载 余响不绝
蜀道千载余响不绝《蜀道十讲》读后作者:熊梅《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3日11版)《蜀道十讲》蔡东洲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汉中石门栈道图片选自《蜀道十讲》《郙阁颂》拓本图片选自《蜀道十讲》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