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全世界近期再次对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产生了担忧。这颗被命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是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天体,预计可能在不到7年内与地球相撞。各个行星防御空间机构已经在采取行动保护地球免受撞击威胁,其中也包括联合国。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威胁。
9日,联合国在会议期间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全球约四分之三的陆地因气候变化逐渐变得干旱。 该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之前的30年里,全球约有77.6%的 ...
第29届气候变化大会于去年11月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举行,来自近200个国家的超过5万人参与这次会议。近几年,气候变化大会屡创参会人数纪录,成为联合国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人数最多的会议。这个会议是什么?谈判如何进行?如此受世界关注,气候变化大会的结果 ...
“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是联合国面向全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0余年来,随着“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的实施,我国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创新、全球地球化学基准、跨境合作填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获得大量一手数据。“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支 ...
《外层空间法》一经签订,便成为世界公认的公约。由此将人类的争夺,局限于地球,为宇宙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有一些“聪明人”却从《外层空间法》中看出了漏洞,有人还成功地从联合国敲诈走了50万美元。
1 月 25 日消息,一组国际研究人员呼吁联合国将地球轨道保护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专家牵头。近年来,这一问题已成为日益紧迫的议题。
日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他们在应对土地退化、干旱和荒漠化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勇敢的行动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中国科学家卢琦荣获“科学与创新 ...
萨尔称,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色列已接受了100多项“谴责性决议”,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的所有决议的20%以上,以色列不会再接受这种“歧视”。
2016年夏季,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的永久冻土因异常高温而融化,导致炭疽病菌的释放。那场灾难造成了超过2500头驯鹿死亡,并引发多起人类感染病例,其中一名12岁男孩不幸病亡。这一事件成为了永久冻土融化威胁的典型案例,警示着人们潜在的危险。
当地时间2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南苏丹局势,就政治、安全、经济、人道等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建议。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国际社会应从 有序推进政治过渡、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和应对人道主义挑战 ...